时间:2025-02-27
全球医疗器械再处理清洁产品行业正在快速发展,市场规模逐年上升。FDA在关于医疗器械再处理的指南中明确了制造商在设计、标签和验证方面的具体要求,以保障患者安全和设备性能。
背景及适用范围
该指南中,FDA要求医疗器械的标签必须包含充分的再处理说明,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适用于以下四类医疗器械的再处理:
1. 初次供应为无菌且需要用户在使用后重新处理(清洁和消毒或灭菌)的设备。
2. 初次供应为非无菌且需要用户在使用前和处理后重新处理的设备。
3. 仅由单个患者重复使用且每次使用后需要重新处理的设备。
4. 初次供应为非无菌且需要用户在使用前处理的单次使用设备。
设计与安全
1. 设计:制造商应考虑设备的设计,使其易于清洁和消毒/灭菌。复杂的设备设计(如内腔结构、密封件等)可能会增加清洁的难度。
2. 安全:制造商应提供详细的再处理说明,确保用户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再处理。标签应明确列出所需的材料和设备,并确保这些材料和设备易于获取。
再处理说明应符合以下标准
1. 标签应反映设备的预期用途
2. 需建议用户彻底清洁器械
3. 需指明适当的微生物灭活过程
4. 再处理说明应在技术上可行
5. 再处理说明应全面
6. 再处理说明应易于理解
再处理方法的验证
1. 清洁过程的验证:制造商应验证清洁方法的有效性,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地重复使用。验证应包括使用最坏情况下的测试,模拟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污染情况。
2. 消毒和灭菌过程的验证:消毒和灭菌方法也应进行验证,确保设备在使用前达到无菌状态。
FDA对再处理部分的审查
1. 510(k):对于某些高风险的设备,FDA要求在510(k)注册提交文件中包含再处理相关的说明和验证。
2. PMA/HDE/De Nove:FDA要求提交文件中需要包含再处理相关的说明和验证。